2017年末,“大气十条”终考临近。为确保完成任务,河北对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石家庄、廊坊、邢台等10地下达“调度令”,要求重点行业错峰生产。 “调度令”就是命令。以往在抗洪抢险等危急时刻才用的手段,第一次用在了治污上。 这年冬天,“大气十条”任务圆满收官。蓝天成为许多人微信朋友圈的“常客”。大气污染防治第一仗,“干得漂亮”! 然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生态环境仍是最有可能“拖后腿”的短板之一。 2018年6月,一份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出炉,提出到2020年三场关键战役的作战目标: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克非常之役,须非常之举。只有断了旧发展模式的利益链,才能真正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天地。 2019年初春,陕西秦岭北麓,冬雪渐融,生机萌动。昔日违建别墅成片的大山,正在恢复曾经的容颜。 从西安出城往南几十公里就是这块重要的生态屏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林中不断冒出一栋栋别墅,好山好水成了私家风景,开发乱象屡禁不止。 这件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6次批示。2018年7月,中央派驻专项整治工作组与当地展开联合整治行动,上千栋别墅被陆续依法拆除。 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浙江千岛湖违规填湖、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缩水”给煤矿让路、宁夏一企业向腾格里沙漠排污……每一件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中央都紧抓不放,不论多大的利益、多大的保护伞,一抓到底,决不手软。 既以雷霆手段追责,也铺就制度化轨道护航—— 2018年7月,广东汕头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决定:班子成员轮流到练江流域汕头段的臭水边驻点抓整治。 练江是全广东污染最严重的河。当地纺织、印染、电子拆解等小企业遍布,大量生产、生活废水直排河道。此前一个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在这里看到,河水如墨、垃圾粪污漂浮。 “你们市领导可以在臭水边盖几间或租几间房,和老百姓住在一起,直到水不黑不臭。”督察组的尖锐批评让汕头市领导面红耳赤。 几个月后,沿河村民注意到,练江一天天在变化,臭水沟没那么臭了。 建立中央环保督察机制,以现职或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省部级干部为各组牵头人,不仅督察企业,更督察党委政府,这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两年多时间,中央环保督察实现全覆盖,累计问责超过1.8万人。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开展“回头看”,又对20个省份杀了个“回马枪”。 直戳痛点!一大批地方党委政府不作为、乱作为被点名通报; 较真碰硬!一大批怠于履责、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受了处分; 严格执法!一大批无视环保法规的企业被下令整改、处以重罚。 几年来,从新修订“史上最严环保法”到制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的法治大网越织越密;从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到生态保护红线等,40多项改革让环保法规制度成“带电的高压线”,形成有力震慑。
|